咨询时间:09:00 - 21:00

15383996640

您现在的位置: 河北高职单招网 >  试题题库 > 语文  > 十大考试类 | 2026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考情核心解读+高频考点+摸底测试卷!

十大考试类 | 2026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考情核心解读+高频考点+摸底测试卷!

导读:结合2026年河北省高职单招十大考试类统一考情:必考科目《语文》​,兼顾两类考生学情差异(普高生强于阅读分析、中职生长于基础识记),我们重构了备考体系:新增文言文阅读、主观题模块适配普高需求,保留基础核心考点满足中职需求,试卷采用“客观+主观”混合题型复刻统考特征。

结合2026年河北省高职单招十大考试类统一考情:必考科目《语文》,兼顾两类考生学情差异(普高生强于阅读分析、中职生长于基础识记),我们重构了备考体系:新增文言文阅读、主观题模块适配普高需求,保留基础核心考点满足中职需求,试卷采用“客观+主观”混合题型复刻统考特征。

十大考试类

一、考情速览:十大类统考核心参数(源自2026考试说明)

适用群体: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十大考试类通用,区别于中职专属专业类)

满分/题型:150分,客观题+主观题混合(单选60分+主观题90分,2024统考真题结构)

内容占比:基础知识(40%,60分)=阅读鉴赏(35%,52分)>写作应用(25%,38分)

能力侧重:普高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占比50%);中职生——识记理解、格式应用(占比45%)

核心变化:新增文言文阅读(10分)、主观写作题(30分),弱化单纯格式识记

二、高频考点与备考技巧

(一)基础知识模块(90-120分)

1.语音与汉字(20-30分)

高频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的读音与书写,重点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多音字侧重语境辨析,如“单(shàn)老师姓单(dān)”“参(cān)加活动、人参(shēn)滋补、参(cēn)差不齐”这类在不同语境中读音迥异的字词,是2024-2025年真题的高频考点。

汉字部分集中在易错成语和常用词,河北真题常考“同音异形字”陷阱,如“松弛”不能写作“松驰”,“脉搏”不能写作“脉博”,“再接再厉”不可写为“再接再励”。备考时可采用“对比记忆法”,将易混字整理成组反复强化,每天记忆5组即可高效积累。

2.词语运用(20-30分)

涵盖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和虚词使用,80%的答案可通过“搭配习惯”和“感情色彩”锁定。近义词辨析需关注固定搭配,如“绽放风采”“迸发激情”“谱写华章”这类动宾搭配在真题中反复出现;成语运用重点规避褒贬误用,如“处心积虑”(贬义)不可用于形容积极准备的行为,“出类拔萃”(褒义)适用于肯定性评价。

虚词部分以关联词语和文言虚词为主,关联词语需结合逻辑关系判断,如转折、假设、因果等关系的区分;文言虚词则聚焦“之、其、以、于、而”等常见词,2024年真题曾考查“宋无罪而攻之”中“而”的转折用法,这类考点需结合语境理解。

3.病句判断(15-25分)

仅考6类基础病句,普高考生可借助“压缩句子法”快速判断——将句子缩成主谓宾结构,排查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逻辑混乱等问题。高频病句类型包括主语残缺(如“通过实验,使科学家揭开奥秘”)、动宾搭配不当(如“提高水平”不可说“提升水平”)、否定不当(如“防止不再出错”语义矛盾)等。建议每天练习5道病句题,总结各类病句的标志性特征。

4.文言文基础(15-20分)

这是普高专属试卷的核心差异点,中职专属试卷对此要求较低。考点包括常见文言实词含义、虚词用法、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和特殊句式。必考范围涵盖《论语》《孟子》选段及浅易史传文,如2024年真题考查《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实词释义。

备考时需背诵100个高频实词(如“兵”可表“兵器、军队、战争”等义)和10个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以及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2024年真题曾考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倒装句式判断,这类题目可通过标志性词语(如“之”作定语后置标志)快速突破。

5.文学与文化常识(10-15分)

文学常识侧重作家作品对应,必考篇目包括《报任安书》(司马迁)、《礼运》(《礼记》)、《山居秋暝》(王维)、《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等,需准确记忆作者、篇目及文体类型。文化常识涵盖古代称谓、官职、历法、科举、礼俗等,如“表”是臣子呈给君主的文书,“科举中的‘乡试’考中者称举人”等知识点,在真题中多次出现。

(二)阅读鉴赏模块(30-60分)

1.现代文阅读(15-30分)

仅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文体,答案全部来自原文,核心技巧是“关键词定位法”。普高考生需额外关注结构分析与论证方法判断,这是与中职考查的主要区别。

论述类文本侧重论证结构(如总分总、并列、递进)和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分析,2025年真题曾要求判断“列举FAST天眼工程师案例”的论证作用;实用类文本需筛选整合图表或段落中的关键信息,圈画“首先”“总之”等标志词可快速定位答案;文学类文本则聚焦人物形象分析和情感把握,需结合细节描写推导主旨。

2.古代诗歌鉴赏(15-30分)

仅考课内名篇,不考课外内容,重点是情感分析和手法判断。高频考查意象解读(如“鸿雁表思乡、柳表离别”)、炼字赏析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普高考生需掌握“炼字题答题逻辑”:先释字义,再描景象,最后析情感,如分析“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需点明其“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及描绘的生机景象。

必考篇目包括王维《山居秋暝》、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王实甫《长亭送别》(选段)等,需熟记篇目原文、核心意象及作者情感,2024年真题曾考查“明月”意象的思乡含义,这类考点可通过“意象-情感”对应表强化记忆。

(三)备考阶段规划(4个月周期)

1.基础期(1.5个月)

每日投入30分钟攻克文言文基础,背诵5个实词、2个虚词及1句名篇;30分钟积累语音、汉字、成语,重点记忆真题中的易错点;每周梳理1类病句类型,结合例题总结判断技巧。此阶段需完成《报任安书》《礼运》等必考文言文篇目的原文背诵与翻译。

2.强化期(2个月)

以真题为核心,每周完成3套河北近3年普高类真题,按模块统计正确率。现代文阅读需刻意练习“关键词定位+结构分析”,每篇文本先标段落再找中心句;古代诗歌鉴赏则套用“意象-手法-情感”答题模板,强化规范判断。针对正确率低于70%的模块(如文言虚词),集中补充专项练习题。

3.冲刺期(0.5个月)

每日进行限时模拟训练(60分钟完成1套试卷),适应考试节奏。重点复习错题本中的高频易错点,如多音字语境辨析、成语褒贬误用、文言特殊句式等;背诵文学文化常识速记清单,确保基础题不丢分。

三、摸底测试卷(2026年普高专属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50分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慰藉(jí)炮制(páo)狡黠(xiá)

B.症结(zhēng)埋怨(mán)屏息(bǐng)

C.翘楚(qiào)炽热(zhì)联袂(mèi)

D.木讷(nè)强迫(qiáng)笨拙(zhuó)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松驰   脉搏   再接再厉

B.寒暄   蛰伏   墨守成规

C.滥芋充数   世外桃源

D.迫不急待    蛛丝马迹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劳动教育能______品德修养,______智慧潜能,______健康体魄,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A.陶冶   激发   锤炼

B.冶炼   引发   锻炼

C.陶冶   引发   锻炼

D.冶炼   激发   锤炼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处心积虑地研究技术,终于获得专利。

B.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相敬如宾。

D.他对工作马马虎虎,精益求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劳动实践,使我们理解了劳动的价值。

B.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D.为了避免不再犯错,他反复检查。

6.下列句子中“而”字表转折关系的一项是(3分)

A.学而时习之

B.宋无罪而攻之

C.吾尝跂而望矣

D.蟹六跪而二螯

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    B.张良出,要项伯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8.下列句子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3分)

A.灭六国者六国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D.屠惧,投以骨

9.下列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云集响应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礼记》

B.王维——《青玉案・元夕》

C.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D.王实甫——《朝天子・咏喇叭》

1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说请求的文体

B.科举考试中,乡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C.“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古代“左迁”指官职被贬谪

12.下列名句默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

1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说:“我明天去北京?”

B.这里有苹果、香蕉、橘子……等水果。

C.我喜欢的作家有:鲁迅、老舍、茅盾。

D.什么是幸福?其实很简单。

1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3分)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A.比喻   B.拟人   C.通感   D.夸张

15.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②没有劳动,就没有文明的演进③人类是劳动创造的④劳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16.下列对虚词“以”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屠惧,投以骨②以其境过清

A.①②均为“用”的意思

B.①为“用”,②为“因为”

C.①②均为“因为”

D.①为“因为”,②为“用”

17.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A.顽强   坚定   弄虚作假

B.光明磊落   见义勇为   正直

C.狡猾   阴险   机灵

D.夸耀   骄傲   自豪

18.下列关于古代诗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山居秋暝》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B.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

C.《长亭送别》是元曲中的经典选段

D.律诗通常为四句,绝句为八句

19.下列对“劳以树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劳动能让人获得财富

B.劳动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C.劳动能增强身体素质

D.劳动能启发科学思考

20.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您的大作我已拜读,受益匪浅。

B.我刚毕业,经验不足,请您鼎力相助。

C.令爱这次比赛获奖,真是可喜可贺!

D.这是我的拙作,敬请斧正。

2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爱珍器重宝爱:宠爱

B.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C.无丝竹管弦之盛盛:茂盛

D.不违农时违:违反

22.下列属于科举制度相关的词语是(3分)

A.布衣   B.太守   C.举人   D.郎中

23.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沛公安在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4.下列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3分)

A.画蛇添足   B.杞人忧天   C.破釜沉舟   D.自相矛盾

25.下列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史记》

2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参差   B.参加   C.参考   D.参与

27.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寒暄   陷阱   走投无路

B.辐射   松弛   迫不急待

C.竣工   烦燥   再接再厉

D.寒暄   脉搏   滥芋充数

28.下列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______付出努力,______能获得成功。

A.只有……才……   B.只要……就……   C.即使……也……   D.因为……所以……

29.下列病句属于成分残缺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良传统。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成长了许多。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高职充满信心。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3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任安书》的作者是司马光

B.周邦彦是北宋婉约派词人

C.刘克庄是唐代诗人

D.温庭筠是豪放派词人

31.下列文化常识中,与“礼俗”相关的一项是(3分)

A.乡试   B.寒食节   C.太守   D.干支纪年

32.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他的心胸比大海还宽广。

33.下列对文言实词“兵”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收天下之兵兵:兵器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兵:军队

C.兵荒马乱兵:战争

D.纸上谈兵兵:士兵

34.下列名句中,体现劳动精神的一项是(3分)

A.业精于勤荒于嬉

B.天生我材必有用

C.海内存知己

D.先天下之忧而忧

35.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宾语的一项是(3分)

A.寡人之于国也   B.吾欲之南海   C.何陋之有   D.秦王购之金千斤

3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埋怨(mái)症结(zhèng)屏息(bǐng)

B.慰藉(jiè)炮制(páo)狡黠(xiá)

C.翘楚(qiào)炽热(chì)联袂(jué)

D.木讷(nà)强迫(qiǎng)笨拙(zhuō)

3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墨守陈规   世外桃源

B.再接再厉   迫在眉睫

C.甘败下风   蛛丝马迹

D.滥竽充数   走头无路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4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8-42题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的理念,其核心是精益求精。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今天,工匠精神尤为重要。

②工匠精神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上。FAST天眼工程师南仁东,用22年时间打磨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对每一个部件的精度要求都达到毫米级;火箭“心脏”焊接师高凤林,将焊缝宽度控制在0.1毫米以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六分之一。

③这些案例充分证明,工匠精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④工匠精神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态度。它要求从业者摒弃浮躁心态,专注于一事一物,在反复打磨中实现价值升华。

3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4分)

A.工匠精神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B.工匠精神关乎技术与态度

C.工匠精神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D.中国需要向“中国智造”转型

38.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4分)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

39.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核心是精益求精   B.注重细节精度   C.只需关注技术   D.需要专注心态

40.第②段中“0.1毫米”的作用是(4分)

A.说明焊接难度大

B.体现对细节的追求

C.强调头发丝的细

D.突出火箭的重要性

41.下列对原文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   D.并列结构

(二)古代诗歌鉴赏(10分)

阅读王维《山居秋暝》,完成43-45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2.诗中描写的季节是(3分)

A.春   B.夏   C.秋   D.冬

43.下列对诗歌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以议论为主

B.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C.未使用修辞手法

D.以悲秋为情感基调

45.诗歌表达的情感是(4分)

A.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B.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C.对离别友人的思念

D.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46-50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6.下列对“说”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话   B.高兴   C.劝说   D.道理

47.下列对“愠”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暖   B.愤怒   C.忧虑   D.宽容

48.下列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习后要时常复习

B.学习要按时练习

C.学习时间要固定

D.学习要结合实践

49.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人不知而不愠”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   B.任重而道远   C.学而不思则罔   D.敏而好学

50.选段体现的孔子思想是(2分)

A.仁政爱民   B.教学相长   C.修身治学   D.依法治国

附件: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解析:A项“慰藉”读jiè;C项“翘楚”读qiáo、“炽热”读chì;D项“强迫”读qiǎng、“笨拙”读zhuō)

  2. B(解析:A项“松驰”应为“松弛”;C项“滥芋充数”应为“滥竽充数”;D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3. A(解析:“陶冶”搭配“品德”,“激发”搭配“潜能”,“锤炼”搭配“体魄”,符合固定搭配习惯)

  4. B(解析:A项“处心积虑”为贬义;C项“相敬如宾”用于夫妻;D项“马马虎虎”与“精益求精”矛盾)

  5. B(解析:A项主语残缺;C项两面对一面;D项否定不当)

  6. B(解析:A项表递进;C项表修饰;D项表并列)

  7. B(解析:“要”通“邀”,邀请)

  8. B(解析: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9. C(解析:A项“云”名词作状语;B项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D项“耻”意动用法)

  10. C(解析:A项《礼记》作者非司马迁;B项《青玉案・元夕》作者是辛弃疾;D项《朝天子・咏喇叭》作者是王磐)

  11. B(解析:乡试考中者称“举人”,进士为殿试考中者)

  12. B(解析:A项作者是范仲淹;C项作者是李商隐;D项作者是王维)

  13. D(解析:A项问号误用;B项省略号与“等”重复;C项冒号多余)

  14. B(解析:赋予油蛉、蟋蟀人的动作“低唱”“弹琴”)

  15. A(解析:按逻辑顺序“人类-劳动意义-历史作用-反面论证”排列)

  16. B(解析:①句“以”为“用”;②句“以”为“因为”)

  17. B(解析:均为褒义词;A项“弄虚作假”为贬义;C项“狡猾”“阴险”为贬义;D项“夸耀”为贬义)

  18. D(解析: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19. B(解析:“劳以树德”指劳动传递正确价值观,对应原文“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的价值观”)

  20. A(解析:B项“鼎力相助”用于对方;C项“令爱”指对方女儿,语境未明确;D项“拙作”自谦,“斧正”用于请人修改作品,此处搭配不当)

  21. B(解析:A项“爱”为“吝惜”;C项“盛”为“热闹”;D项“违”为“耽误”)

  22. C(解析:“举人”是科举乡试考中者称谓)

  23. A(解析:“见……于”表被动)

  24. C(解析:出自项羽破釜沉舟的历史故事;A、B、D项为寓言故事)

  25. C(解析:出自《礼记・礼运》)

  26. A(解析:A项读cēn,其他三项读cān)

  27. A(解析:B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C项“烦燥”应为“烦躁”;D项“滥芋充数”应为“滥竽充数”)

  28. A(解析:“只有……才……”表必要条件,符合“付出努力”与“成功”的逻辑关系)

  29. B(解析: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30. B(解析:A项《报任安书》作者是司马迁;C项刘克庄是南宋人;D项温庭筠是婉约派词人)

  31. B(解析:寒食节是传统礼俗节日;A项是科举制度;C、D项是官职与纪年法)

  32. B(解析:将叶子比作舞女的裙;A项是通感;C项是拟人;D项是夸张)

  33. D(解析:“纸上谈兵”中“兵”指兵法)

  34. A(解析:“业精于勤荒于嬉”强调勤奋劳动的重要性)

  35. D(解析:“之”作“购”的宾语;A项用于主谓之间;B项是“到”的意思;C项是宾语前置标志)

  36. B(解析:A项“埋怨”读mán、“症结”读zhēng;C项“翘楚”读qiáo、“联袂”读mèi;D项“木讷”读nè)

  37. B(解析:A项“墨守陈规”应为“墨守成规”;C项“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D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

  38. C(解析:原文第③句明确提出“工匠精神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39. A(解析:列举南仁东、高凤林的案例,属于举例论证)

  40. C(解析:原文第④句强调“工匠精神不仅关乎技术,更关乎态度”)

  41. B(解析:通过具体数据体现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呼应工匠精神内涵)

  42. B(解析:第①句提出观点,②④句分述,为总分结构)

  43. C(解析:由“天气晚来秋”可知为秋季)

  44. B(解析:“明月松间照”静景,“清泉石上流”动景,动静结合)

  45. B(解析:通过描写山居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46. B(解析:“说”通“悦”,高兴)

  47. B(解析:“愠”意为愤怒、怨恨)

  48. A(解析:“时习”指时常复习)

  49. C(解析:均表转折;A项表递进;B项表并列;D项表递进)

  50. C(解析:选段围绕学习方法与个人修养展开,体现修身治学思想)

2026年河北高职单招线下培训开班 免费预约提醒

已阅读并同意本站《隐私保护协议》

相关文章推荐